重量:1 台斤
標註:非藥用,非食品,用於薰香 / 儀軌用途
保存方式:置於乾燥陰涼處,避免潮濕、陽光直射
訶子(又名訶黎勒、隨風子等,拉丁學名 Terminalia chebula)為一種常見的傳統草本植物香材。
本品選用訶子,經煨製、乾燥、精細研磨而成。使用前無須再研磨即可入香 / 燃燒。
可用於淨壇、薰習、靜坐或佛法儀軌中的香供
可搭配其他香材(如樹脂、檀香、香木、藥香等)混合煙供或是藥供使用
使用方式:可取適量置於耐火香爐、香盤或香塔中點燃
香火量:可依儀軌需要調整撥放量,宜緩慢燃燒、不致過旺
本品標示為「非藥用、非食品」,請勿誤食或內服
燃香時產生之煙氣可能對呼吸道或敏感體質者造成刺激,建議在通風良好處使用
切勿在封閉空間長時間燃燒,以免煙積聚造成不適
使用器皿請選耐火材質,避免接觸易燃物
訶子在印度、藏傳佛教與漢傳本草中皆有悠久使用歷史
在香品界已有許多訶黎勒香(Haritaki 香)產品,用於淨壇、薰習與儀軌用途。其製香說明中,常提「斂肺利咽」「收斂舒痙」等特色用語。 Maison Fontaine
訶子也常被視為「藥草之王」之一,在阿育吠陀、中醫文獻中被列為重要草藥。
在宗教儀軌中,訶子亦被視為聖藥香材,在某些藏香 / 財神藏香 / 煙供香方中被列為必備核心成分。
冰裂香爐加購 若指定顏色請填寫備註
【簡介】
訶子,又名訶梨勒、訶梨、隨風子等,為一種原產於印度之君子科植物的果實,台灣民眾也許較為陌生,但事實上訶子在中國及印度自古以來就經常被用作減緩多種人類疾病的傳統藥材。「阿育吠陀」為印度的傳統醫學,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而訶子在阿育吠陀中被稱為藥草之王,其顯著的保健效果在其中名列第一。
訶子。這個是一個音譯,這個譯的音,出自梵文當中。訶子在唐代以前就開始傳入了中國。從佛教,當時根據梵文的發音,把它翻譯為訶黎勒。因為它是一個植物的果實,所以用子來命名,訶是它音譯的第一個音,因為它是結合到中文的命名方式,比如說我們說的桃子、李子、梨子之類的,這個果實類的都用子來稱,它也是一種果實,就稱為訶子。所以在這個古方當中,很多是說的訶黎勒,這個黎字,有寫水果當中的梨,也有寫黎明的黎,因為是一個音譯,所以它不一定都有相同的字,它在漢字裡面沒有什麼準確的意思。
這個訶子在唐代的本草裡面,就是剛從印度引進這個藥物的時候,這個本草書,除了記載它的收斂性以外,把它作為一個收斂藥,很多本草書都強調訶子的溫中行氣、開胃、補虛這些方面的功效,溫中行氣、開胃、補虛甚至止痛。
(資料來源 : 嘉南藥理大學 食品科技系 助理教授 王俊傑 博士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張廷模教授 / 網路資訊整合內容)